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五老风采④】薪火相传,共筑复兴——与退休老教师的一段难忘对话

信息来源:组织部(人事处) 作者:文松 一审:栗景霞 二审:周琨 三审:梁玉雨 发布日期:2025-11-04 点击数:


与我结对的退休老教师陈顺贵,曾是学校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同时也是一位中医学副教授。他的履历厚重而丰富,既有管理岗位上的辛勤付出,也有三尺讲台上的春风化雨。在几次深入交流后,我仿佛翻开了一部鲜活的校史,那些改革故事、那些奋斗细节,都从他的讲述中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访谈,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让我对学校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强国建设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校园改革的亲历者:见证与推动

陈老师谈起学校那段改革发展的岁月,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过往峥嵘的怀念,也有对时代浪潮的感慨。陈老师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亲历者,感受着变革带来的每一丝脉动。他看到,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显得有些滞涩,而新的理念、新的制度、新的方法,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需要勇气去呵护,更需要智慧去引导。推动改革创新,不仅仅是文件的传达、会议的部署,更是一场观念的碰撞,是对固有习惯的挑战。陈老师强调,改革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力,需要策略,更需要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他见证了无数次的讨论与坚持,也看到了许多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设想,在无数人的努力下,最终变成了校园里实实在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走向,影响着一代代师生的成长轨迹。

二、医者仁心:中医教学中的坚守与创新

除了行政管理岗位上的贡献,陈老师还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学副教授。谈及中医教学,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眼神也变得更加柔和。“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学科。”作为医学系教师,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开始探索中医教学的改革,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传统中医教学。比如,他把临床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诊疗过程。陈老师特别提到一次教学改革尝试。当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他坚持“早临床、多临床”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低年级时就进医院见习,在临床中感受中医的望闻问切。“现在看,那些早进临床的学生确实上手更快,也更热爱这个专业。”他欣慰地说。

三、老师的建议:给青年学生的三封信

在几次深入交流后,我向陈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您觉得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如何投身强国建设?”他思索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要给我三封信。我有些好奇,他却笑着说:“这三封信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我几十年的经历里。”第一封信,他称之为“信念之信”。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那时候大家心里有信念,觉得学校需要我们。”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条件好了,选择多了,但青年学生更需要坚守理想信念。强国建设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他建议学生们多读一些党史、校史,了解前辈们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为祖国、社会做出贡献的。“信念就像种子,种在心田,才能生根发芽。”第二封信,他称之为“实干之信”。陈老师说,“强国建设需要真本事,不是等条件好了才去做,而是要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可能。”他建议学生们珍惜实践机会,不怕吃苦,在实干中增长才干。第三封信,他称之为“创新之信”。他提到自己当年参与学校创新发展时,也曾遇到很多困惑,但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尝试。“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他举例说,中医现代化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既要保持传统精髓,又要结合现代科技。他鼓励青年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不要迷信权威,也不要害怕失败。

四、感悟与传承:让“五老”精神在青年心中绽放

与陈老师的交流,让我对“五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更亲身参与了改革实践。他们的故事,是学校最生动的校史教材,也是青年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陈老师身上体现的,正是“忠诚、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品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改初心;敢于担当改革重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创新工作方法,让传统学科焕发新生机;甘于奉献自己的智慧,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这些品质,在陈老师的讲述中具体而生动,远比书本上的理论更令人信服。

在读懂历史中读懂中国,在读懂中国中读懂未来。陈老师故事也让我思考,作为一名辅导员,应当如何更好地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长中的引路人。如今,我常常把陈老师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相信,老一辈的精神之花,正在新一代青年心中绽放。这,或许就是“读懂中国”活动最大的意义所在——让精神代代相传,让复兴伟业后继有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挖掘更多“五老”的感人故事,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更多青年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经开区校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学道街659号 

青年路校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和平中路1号  

育才路校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育才路130号

联系方式

地址:雅安经济开发区学道街659号 

邮编:625100         招生热线:0835-2241840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号

Copyright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3号 蜀ICP备05017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