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怀着学习求教之心,深入基层、社区、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发现新知、锻炼品格、增长才干!”7月以来,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出征誓言,雅安职业技术学院316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360余名青年学生奔赴甘孜州雅江县、宝兴县夹金山、荥经县宝峰彝族乡、石棉县王岗坪藏族彝族乡、汉源县九襄镇、雨城区、名山区等地开展宣讲、义诊、支教、推普、调研、急救科普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充分发挥专业专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传递驻村帮扶与志愿服务的“接力棒”
雅职师生藏区续写雪域高原的青春故事
7月11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祝桑乡中心小学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一支由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牵头,多个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带队、优秀青年学生代表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支教、科普、调研活动,同一地点的时空交错,也展开了2500多天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帮扶干部入村时的青春对话。



祝桑乡地处雅江县境东部,平均海拔3712米,四面群山环抱,下辖6个行政村。2017年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启对口雅江县精准帮扶工作,2500多天来7名驻村驻乡干部克服高原缺氧、资源短缺等重重困难,交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今年暑假,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带着“推普宣讲课”“语言文化课”“主题趣味课”“党团历史课”“安全教育课”“特色手工课”“读书分享课”7大特色支教课程、“线上线下”急救科普宣讲和“乡村振兴”实地调研来到藏区高原,传递着志愿服务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实践中,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普通话基础授课开展语言教育,通过志愿服务助力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通过经典诗文朗诵等文化活动为民族团结注入新动力。师范学院的师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口号,持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文化素养,营造浓厚的推广普通话氛围;护理学院的师生利用所学知识,采取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村民讲解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应急救护知识;经管学院师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宣讲红色故事,智信学院师生用镜头记录乡村发展变化,在实践中践行新思想,在服务中练就硬本领。
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
用青春实践厚植雅职学子的爱国情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暑假期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各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7月11日以来,药学与检验学院“芯鲜雅语”志愿宣讲团30余名师生,先后走进雅安市名山区新星村、雅安市区幼儿园、红军百丈关战役烈士纪念园、荥经县胡长保烈士纪念馆等地,通过聆听红军长征在雅安浴血奋战的故事、胡长保舍身保卫毛主席的英雄事迹,宣讲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形式,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积极践行革命精神的决心和动力。

在胡长保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让实践队员们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鼓舞,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药学23级学生严炬辉说:“革命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诱惑,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在市区幼儿园,孩子们在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的指导和协助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在白纸上画出国旗的轮廓、涂上鲜艳的红色,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融入美丽的色彩中。“上好大思政课,不是只在书本中、在课堂上,更是大家的身边和生活中。”带队参加社会实践的药学与检验学院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团总支书记鲜敏说,得益于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校园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联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的报国之志,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
发挥特色专长多元实践锻炼
专业知识赋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创办的西康省卫生技术学校。70余年的发展积淀,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在省内高职院校中优势突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特色引领性专业,护理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


今年暑期,学校青年学子们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充分发挥医卫专业特色和优势,组建社会实践队伍进行文化科技医疗“三下乡”服务,为各地村民送去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传播医疗卫生知识和医学人文关怀,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赞扬。
7月12日,在名山区新兴村,学校药学专业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中药知识宣传、健康义诊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血压测量、药品知识宣传、药品使用科普及过期药品回收等。义诊现场,团队成员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贴心的生活注意事项指导,同时开展防诈骗、防煤气中毒、禁毒等宣讲活动,科普中药文化知识,普及艾滋病预防方法,为服务地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全体居民的身心健康,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7月13日,在石棉县安顺场,学校高原绿——少数民族地区意外伤害急救科普实践团正在进行高原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并现场演示了常见的意外伤害如何进行急救。临床医学院“绿丝带”慢性病医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在为村民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义诊活动,将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送到基层送到乡村。

7月14日,中医与康复养生学院“乐邻新居,爱心守望”随迁老人帮扶行动实践团来到名山区德福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健康知识宣讲、中医问诊、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和推拿艾灸服务、中药香囊制作等环节,学校中医专家李明荣围绕中医文化面向社区随迁老人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健康知识讲座,学生志愿者们则分为八段锦教学组、推拿艾灸组和中药香囊制作组,在自身服务岗位上忙得不亦乐乎,用专业知识关心关爱随迁老人。


与此同时,学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结合“童伴之家”“七彩假期”等社会实践专题,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月12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向阳而“声”志愿服务队来到雨城区顺路社区,从心理学视域心声、心生、心灵、心光四个角度出发,通过声音的力量,引导孩子们说出心里话、唱出心中情,增强自信,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该团队已成功入选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指导的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团队项目。
据悉,今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14支校级“三下乡”重点团队和5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重点团队,7月4日学校举行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后,各团队围绕党史理论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实践等主题,将学习书本知识与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在基层中施展才华、学思践悟。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校5360余名青年学子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丰富了阅历,磨砺了品格和意志,同时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体会国情,明确当代青年担负的历史使命,增强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