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小果子成就大梦想 ——学院大学生返乡创业纪实

信息来源:党政办公室 作者:梁玉雨 审核:陈文志 发布日期:2022-06-02 点击数:

5月27日,刚刚领到汉源县组织部授予的乡村振兴“名誉书记”和“发展顾问”的雅安汇臻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成磊又接过了雅安乡村振兴学院授予的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牌子。才走出大学校门的他,如今已成为村里面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小田书记”。

创新创业大赛 埋下理想的种子

这位小田书记,年龄20出头,两年前还是学院药学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回忆起大学生活给予他的回馈,他感慨良多,“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在学校当了两年学生会主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一次就拿了一个铜奖,可谓‘一赛定终身’。”正是这场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为田成磊打开了一扇门,埋下了一粒创新创业的种子。

在大学的三年时间,田成磊穿梭在各类竞赛场上,在同学们看来,他有点“不务正业”。在大三社会实习的大半年时间,他没有选择去专业对口的医药行业实习,而是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孵化园”。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专门在学生住宿区旁边修建了“创业孵化园”,率先成为雅安市第一批市级孵化基地。孵化园的建设主要就是为了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热潮,并以政策支持、创业服务为媒,促进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有力地驱动在校大学生参赛项目在孵化园孵化。其中,不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此孵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正是在这种示范效应的带动和耳濡目染下,田成磊瞄准了学校的创业孵化园,把自己社会实习的项目锁定在了曾经参赛的一个项目。于是,他的雨城记忆文化传播公司成为了创业孵化园新入驻的“校办企业”之一。“公司股东”全是跟他一起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实习期间,我们四大金刚就蜗居在那十多平米的工作室里,工作学习吃饭睡觉都在那里,渡过了创业最艰难时期,也挖到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田成磊说,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承接了很多校内外广告宣传的业务。学校不仅搭建创业孵化的平台,还给他们这些孵化企业创造了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

大学毕业的那天,田成磊的雨城记忆文化传播公司,从学校围墙内,搬到了学校围墙外,成员从4人扩充到了12人,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孵化理想种子 在沃土中生根发芽

其实,小田在毕业以后除了经营他的文化传播公司,也还正儿八经地到一家药业公司上过几天班。他主要负责药材种植,“这跟我的专业很对口,但是干了没多久,渐渐地感觉有点迷茫,四平八稳的工作让人看不到希望”。于是,静心思索后,田成磊炒了医药公司老板的鱿鱼,坚定了走自己的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的决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了“雨城记忆”的创业经验,田成磊目光坚定。一鼓作气,2020年9月,田成磊的汇臻生鲜超市在淘宝、拼多多、抖音上相继注册成立。乘着传统电商迅猛发展的东风,田成磊的网店一时也风生水起。他的家乡——享有“花海果乡”美誉的汉源县的水果成为他主要经销的产品。

好事多磨。受一轮又一轮疫情的影响,传统电商的供货运输渠道严重影响了购买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美誉度,雪上加霜的是,一门心思想把货卖掉的他,疏忽了产品在初筛过程中的品控关,汇臻生鲜网店的销售额急转直下,呈现出断崖式下滑。到2021年下半年,田成磊就感觉是在“度日如年”了。“一下子亏了四五十万,连文化传播公司的盈利都拿去填了亏空,感觉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了”田成磊回想起那段日子,仍心有余悸。

生存还是死亡,田成磊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活下去,活下去,是我当时唯一的念头。”田成磊说。

植根广大乡村 创业开新花结新果

一句“到农村去,大有可为”的建议,给予田成磊震耳发聩的影响。学校产教融合处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王自红老师,每年都会对入驻过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的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在了解到田成磊的情况后,王自红给出建议,她鼓励小田,国家刚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要坚定信心,技术技能人才,前途远大,人人都可出彩。她还给小田建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铺开,何不回家乡创业?!

田成磊听从了创业指导老师的建议,毅然返乡创业。雅安汇臻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底在他的家乡汉源县正式注册成立。这一次,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的同时,从传统的电商模式转型发展为社区电商模式,开始在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盒马生鲜等社区电商平台精耕细作。渐渐地,公司有了起色。

扩大规模,成为了田成磊的下一个目标。而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田成磊来说,融资就成为横在这个年轻人面前的一条拦路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学校创业指导老师的点拨,田成磊上门毛遂自荐,找到了雅安市供销社,希望供销社的平台公司成为他的投资方。一次上门吃闭门羹,二次上门还是吃闭门羹,“这个年轻人靠谱吗?他们有这方面的疑虑”,田成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次的拜访,积极地争取,详细的策划文案,最终,供销社的领导看到了我的诚意和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决定给我一个试用机会——半个月时间完成5万元销售额,结果我两天时间就达到了既定目标,顺利通关。

如今,田成磊的汇臻商贸公司每月的销售额都稳定在200万元以上,员工也由成立时的3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多人,办公场地从最初的15平米逐步扩大到60多平米,再到现在的800多个平米。他说,年底的目标是3000万元,明年开始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集中在产品的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全产业链上再下功夫,做品牌,卖好货,走出四川重庆,走向全国。

双海村红旗卷 小目标孕育大梦想

发展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要发展,还得看人才。雅安市为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委市政府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中心村和脱贫村为重点,通过分类确定一批政治上过得硬、发展上有实力、公益上有热情,能担当、会经营、愿奉献的民营企业家到村任职,实现“1村1企1能人”。田成磊主动请缨,申请聘任为自己老家所在村汉源县富泉镇双海村的“名誉书记”和“发展顾问”。“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学期间辅导员的话让田成磊一刻都没敢忘记自己的身份,他说,自己在大学就是预备党员,后来在村里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有义务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但是,田成磊挂职的汉源县富泉镇双海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空心村”。他介绍,双海村本有2万多人,如今留在村里的成年劳动力却不到1000人,是典型的“386199”部队。村里基本没有集体经济,邻里乡亲的水果由于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价格也被压得很低,村里的人挣不到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田成磊侃侃而谈,双海村虽然远离城镇,但是有山、有水、有果园,地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可以走一条集种植、观光、旅游、住宿为一体的田园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刚刚上任不久的小田书记,已经在开始为双海村寻找振兴致富之路——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种植技术、水果保鲜运输技术、电商平台销售的培训;依托他的文化传播公司,打造双海村自己的水果品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村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把双海村打造成水果种植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旅游观光基地、乡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

小田书记唱戏,学校搭台助威。为了后续帮扶学校的毕业生创新创业,学校成立了毕业生创业指导中心,近期又成立雅安乡村振兴学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二级学院开展产教融合,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质赋能的各项政策。于是,智信学院的电商直播课开到双海村,药检学院的种植保鲜技术课开到了田间地头,经管学院的旅游管理党支部跟双海村结了对子,师范学院的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正好在为双海村的水果品牌打造出谋划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正式挂牌……

“有了学校坚强的后盾,我准备打通线上+线下双线供销链,构建互联网农产品供销体系,实现种植、采购、包装、运输、销售全覆盖,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形成品牌、规模。”小田书记信心满满。

小田书记说,今年他在村上能收购5万斤水果,大概能有60万以上的销售额;在全汉源县可以达到40万斤水果,销售额至少在800万元以上。而明年,他会加大对双海村水果的收购力度,从源头开始构建全产业链,已经流转了100多亩地作为村上的种植示范基地,他胸有成竹地说,明年收购量会翻番,果农的收入也会翻番,“我的愿望就是为家乡种好一棵梧桐树,凤凰栖梧桐,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

上一条:经济与管理学院跨境电商直播PK赛暨直播电商实战培训项目圆满结束

下一条:英勇无畏担使命,逆流而上展师魂

经开区校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学道街659号 

青年路校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和平中路1号  

育才路校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育才路130号

联系方式

地址:雅安经济开发区学道街659号 

邮编:625100         招生热线:0835-2241840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号

Copyright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3号 蜀ICP备05017911号